安全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更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底線工程”。作為天津市管國企中唯一一家裝備制造業企業集團,百利裝備集團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尤其注重安全信息化建設,持續推進安全生產數智化轉型升級,主動擁抱數智化技術,圍繞生產全流程打造多維度安全管理體系,從數據集成到自動化作業,從智能監控到環境監測,百利裝備集團以數智化為筆,繪就了安全生產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智造數據集成中心:讓安全管理“看得見、管得準”
在集團所屬國際機械公司數字化重型閥門生產車間,一塊巨大的可視化監控大屏格外醒目,加工進度、設備狀態、物流信息等數據實時跳動,這正是國際機械公司新建成的智造數據集成中心的核心場景。該中心以生產全工藝路線關鍵節點為核心,搭建起覆蓋加工、設備、物流、質量的實時數據采集與監控平臺,實現安全管理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預警”的轉變。
“以前設備出故障,要等操作工發現后上報,再找維修人員處理,中間至少要耽誤20多分鐘,還可能引發連鎖安全隱患。現在不一樣了,系統能自動捕捉異常數據,比如設備溫度超標、轉速異常,會第一時間通過手機APP、車間看板、郵件發預警,我們在辦公室就能實時跟進。”國際機械總經理姚達指著大屏介紹,中心還支持人工報障,現場員工發現問題可隨時上傳文字、照片或視頻,通過異常事件PDCA閉環管理模塊,實現“上報-處理-記錄-分析”全流程數字化。
高危崗位實現自動化:讓員工遠離“風險區”
焊接是機械裝備制造的核心工序,也是典型的高危崗位——高溫弧光易灼傷眼睛,金屬煙塵危害健康,焊接火花還可能引發火災。為破解這一難題,集團所屬國際機械公司和天發水電公司引進多臺焊接機器人及配套作業平臺,實現焊接崗位全流程自動化。
“以前我們焊工上班要穿專用防護服和焊工手套,夏天車間溫度超過35℃,衣服從來都是濕的,還得時刻盯著焊槍,生怕火花濺到身上。現在機器人接替了我們的工作,不僅焊得又快又好,我們也不用再直面危險了。”從事焊接工作40年的天發水電老員工戴玉琪,談起自動化設備滿臉感慨。
天發水電公司總經理張俊新表示:“焊接崗位自動化后,不僅消除了高溫、煙塵、火災等安全隱患,還讓產品合格率提升了5%。讓機器干危險活,讓員工在安全環境里工作,這是我們推進數智化的重要初衷。”
AI視頻監控系統:做永不疲倦的“安全衛士”
在車間關鍵通道、設備操作區、高空作業點等區域,數十臺高清攝像頭正24小時“值守”,這是國際機械公司部署的AI視頻監控系統。與傳統監控不同,該系統具備智能分析功能,能自動識別未佩戴安全帽、區域人數超限、設備異常運行等行為,一旦發現違章,會立即觸發聲光報警,并將信息推送至管理人員手機。
“以前我們每天要有至少2名安全員巡邏,車間大、角落多,難免有巡查不到位的地方。現在AI監控就像‘永不疲倦的安全員’,違章行為識別準確率能達到98%以上。”國際機械安全管理部門干部王瑩舉例說,上周系統發現1名員工未戴安全帽進入作業區,10秒內就發出預警,我們及時制止,避免了潛在風險。
此外,天發水電公司車間辦公室內的液晶顯示屏可實時調取重點部位監控畫面,在鉆床鉆孔等需高處監控的部位加裝攝像頭,攝像頭直接聚焦作業點,徹底免去了人員登高巡檢的安全風險。
廠房環境監測系統:為安全加筑“環境屏障”
國際機械公司的重型閥門生產車間涉及乙炔、天然氣等易燃易爆氣體,溫濕度異常、噪聲超標也會影響生產安全與員工健康。為此,國際機械公司安裝了廠房環境監測系統,通過分布在車間各處的傳感器,實時采集噪聲、溫濕度、氧氣、乙炔、天然氣等數據,一旦指標超出安全閾值,系統會立即報警并觸發應急措施。
“乙炔、天然氣等濃度偏高時,系統會馬上報警,我們通過遠程控制打開通風設備,很快就能將濃度降至安全范圍。要是靠人工巡檢,可能要等發現異味才知道出問題,風險就大了。”王瑩說,系統還能自動生成環境數據報表,幫助公司和車間分析環境變化規律,提前做好安全防范。
從數據集成到智能防控,從自動化作業到環境監測,百利裝備集團以數智化技術為支撐,構建起全流程、多維度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未來,百利裝備集團還將持續深化數智化應用,不斷完善安全管理模式,為機械裝備制造行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實踐樣本。